讓時間幫你過濾
- 主意婚姻家庭事工發展協會 God's Idea
- 2023年11月7日
- 讀畢需時 2 分鐘
已更新:2024年4月10日
如果戀情從友誼開始,避免容易誤導判斷的性關係,也遠離會讓關係陷入泥沼的同居,那接下來呢?還有甚麼該注意的?

如果可以開擇偶條件,外表、職業、信仰,個性,甚至籍貫、政治立場都很重要,甚至某些條件可能是你跨不過去的鴻溝。但這是是屬於「個人背景」,郎才女貌或門當戶對,這些個人及家世背景的匹配,可能仍有些重要性,但婚姻是「雙人關係」,是兩人共同努力的結果。因此真正影響長期親密關係的,無論是從滿意度或穩定度來看,關鍵都在兩人之間的互動。
兩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的人走在一起,一定會碰上意見不合、衝突,因此需要學習溝通以及衝突處理。隨著關係的穩定,兩人在角色上的扮演與配搭,也會顯得更重要。例如:誰比較負責規劃、主導事情的決定?兩個人的意見和想法都重要嗎?彼此之間的關心或安慰是雙向的嗎?或比較是單向的?婚姻關係初期的品質,經常就是延續婚前的互動情形。
因此戀愛的過程,不是要評估對方是不是對的人,而是要評估兩人共同經營關係的能力;不是評估對方,而是評估「你們」。「個人背景」往往在認識彼此時就已經固定,但「雙人關係」卻是相對可以學習、改變的。
既然如此,如何盡可能了解對方的個人背景特質?(畢竟不能靠填寫一千題的簡答題)雙人關係又該如何評估?
最重要的要素之一,就是「時間」。
時間,可以幫助你更多了解一個人。溫柔、斯文或許可以裝一下,拗脾氣、不好的個性,甚至壞習慣也可以壓抑一下。但是時間一拉長,你就容易瞭解對方的三觀,觀察到對方與雙方父母、朋友互動的樣子,也可以透過對方的生活交際圈來更多認識這個人。
關係穩定後,雙方也會更自在地表達自己。畢竟如果一開始就東嫌棄、西抱怨,戀情根本發展不起來。但是要忍三個月、半年,就不是那麼容易。此時的互動、溝通品質、爭吵的模式,就與婚後的生活高度相關。這也就給了你機會,去觀察彼此面對衝突、張力的方式,更重要的,是讓你們一起評估兩人學習溝通的能力與意願。
相對於幾十年的婚姻生活,實在不該閃婚,讓你們在婚前有充裕的時間,為將來的生活打好基礎。
要多久?研究顯示,兩人之間浪漫的感覺,平均維持一年半。也就是說,交往一年半之後,「熱戀」的感覺會消逝,因此千萬別急著認定「沒有感覺了」,因為這正是給你機會看到粉紅泡泡之後,更貼近現實關係的品質。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