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搜尋

同居就像跳進泥沼

順著前一篇談性行為對長期關係的負面影響,同居則帶來額外的缺點。

為什麼要同居?省水、省電、省瓦斯、省接送,免費安全性伴侶,各取所需,合樂而不為?如果真的考量關係,同居除了可以每天見面,還能夠近距離觀察生活習慣,與其結了婚又離婚,不如先同居看看。

前者只想到方便省錢,就不在此討論。

試婚嗎?其實很少有情侶會先討論清楚,我們「試試看」,並且談好多久後評估、評估哪些、又要如何評估。正因為這不是個感情發展清楚、必經的階段,所以往往是缺乏共識的。

如果真的談好要試婚,試用期的概念很合理。問題是,婚姻是一輩子的,從年輕到年老,人不斷改變,要試多久才有把握能共度餘生?遇上失業時的反應?教養孩子的態度?中年發福後的樣子?要試多久呢?

再者,同居影響面對關係衝突的心態。試婚,本來就是先試試看兩人合不合,發現不合反而暗自慶幸。因為重點在發現彼此不合,先走為快,而不是學習如何彼此溝通、妥協。

另外,對於進入同居關係,無論有沒有談清楚,女性的下沉成本遠高於男性,總希望關係能夠更上一層樓。但研究發現,同居中的男性不乏抱持騎驢找馬的心態,等待能讓他心動決定跳入婚姻的那一位。

最後,同居就是兩個人住在一起,共用一個空間,有些分工(雖然女性做比較多家務),情感上也彼此依賴。 無論喜不喜歡,對關係滿不滿意,這些重疊、互相依賴,也成為離開的障礙。

每次遇到衝突想分手,就會想到要另外找房子、收拾、搬出去,其實還挺麻煩的,想著想著,「算了,再忍忍看」。同居愈久,離開的門檻就愈高;愈忍耐,其實就愈難離開。哪天等到那最後一根稻草,選擇離開,但自己往往也已經渾身是傷。

性行為容易讓情侶誤判關係,同居,則會讓情侶不容易離開不健康的關係。

 
 
 

コメント


中華基督教主意婚姻家庭事工發展協會

台內團字第1110014957號

SINCE 2022

bottom of page